本文共 115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主分区加上扩展分区只能有四个,其中扩展分区只能有一个,扩展分区不能写入数据,不能格式化,只能包含逻辑分区。这是硬盘的限制。
逻辑分区从5开始编号,系统自动识别。如果硬盘只有一个或两个分区,系统会自动分配编号,例如sda1、sda2等。
分为高级与低级。文件系统是高级格式化。低级是硬盘操作。
扩展分区不能直接存储数据,必须包含逻辑分区。逻辑分区需要格式化为文件系统,分成多个块存储。最常见的格式化系统是Ext4,块大小为4KB,提高存储效率。
Windows支持的文件系统包括FAT16、FAT32、NTFS,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包括Ext2、Ext3、Ext4。
设备类型与文件名对应关系如下:
设备类型 | 设备文件名 |
---|---|
IDE硬盘(速度约133MB/s) | /dev/hda[1-4] |
SCSI、SATA、USB硬盘(速度分别约200MB/s、500MB/s) | /dev/sd[a-p] |
光驱 | /dev/vdrom或/dev/sr0 |
软盘 | /dev/fd[0-1] |
打印机(25针) | /dev/lp[0-2] |
打印机(USB) | /dev/usb/lp[0-15] |
鼠标 | /dev/mouse |
挂载即分配盘符。挂载点即盘符。
必须分区:根分区和swap分区。推荐分区为/boot(启动分区,建议200MB),用于防止系统启动时存储满导致无法启动。
逻辑分区的物理位置可能分布在不同硬盘,但逻辑上归属于根分区。
安装图形界面需要内存大于628MB,否则只能使用命令行界面。
安装时,系统会自动选择分区,默认选择sda1。如果强制将根分区设置为sda2或更高编号,可能导致系统无法启动。
安装过程中,系统会询问是否格式化分区。格式化是必要步骤,用于创建文件系统。
服务器通常使用最小化安装模式。
Swap分区与文件系统同级别,不是一个目录或文件,是一个交换分区。
根目录下包含三个重要文件:install.log记录安装过程中的软件包和版本信息,install.log.syslog记录安装事件,/root/anaconda-ks.cfg是Kickstart配置文件,记录安装设置选项。
桥接模式允许虚拟机与主机共享真实网卡,与同一网段的主机通信。需要配置虚拟机的IP地址与主机相同。
Nat模式和Host only模式的区别在于,NAT允许虚拟机访问互联网,Host only仅允许与主机通信。无论使用哪种模式,虚拟机和主机必须共享同一网段。
示例命令:
Ifconfig eth0 192.168.156.2
Linux系统通常不允许root账户远程登录,建议创建普通用户账户进行远程管理。
修改SSH端口时,需同时修改防火墙规则,否则可能导致服务无法访问。
转载地址:http://mqzfk.baihongyu.com/